环保什么时候来钱?这就告诉你!
发端于2017年年底的新一轮去杠杆,已经推进了大半年,环保企业深受影响,纷纷表示“缺钱”。
而随着盛云环保、神雾环保、凯迪生态“三大巨头”债务违约,东方园林紧跟着发债失败,使得环保行业融资问题加速发酵。
根据专业人士分析,尽管国家加大力度推动环保产业发展,但环保企业资产负债率不断攀高等金融风险不容忽视。
而且根据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已有的历史经验,债务违约将导致一连串后果无法预计的连锁反应,最直接的将致使企业资金链更加紧张甚至断裂。
2016年——2017年PPP模式如日中天,资金对环保行业极为青睐,金融机构也相当“大方”,热衷于把热钱投向环保领域。
然而去杠杆的92号文发布之后,环保行业原本的待遇一落千丈,尤其是PPP项目领域更是被”敬而远之“。
中国环保在线研究团队分析,从表面来看,环保行业陷入融资困境跟国家去杠杆政策有着莫大的关联,但实际上企业本身的原因同样占据很大比重。
正所谓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出现上述原因,也足以说明企业本身的风险防控能力不到位。
而且国内某券商透露,在环保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的大背景下,不少企业大肆扩张,并发行大量的信用债,直接导致去杠杆过程中的融资困境,其实也在预料之中。
按照环保企业内部人士的说法,“没有金融机构愿意投钱,甚至一听说我们是环保企业,人家就躲得远远的,搞得我们无地自容。”
所以基本可以判定,2018年将成为环保企业“水深火热”的一个年份。
在2018年,除了去杠杆力度日益加码带来的资金压力,贸易摩擦引发的全球市场动荡、环保行业“国进民退”、社会资本对环保行业的态度由热转冷、PPP项目调整持续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叠加,为行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不过中期而言,环保行业融资环境有可能会出现好转迹象。
判断原因如下:
经过充分的调整改革,由于还款保障性增强及更加合规,PPP项目将重获金融机构的热钱青睐; 环保作为国家重点推动的产业,各个地方政府不会任由产业陷入融资困境无法自拔,或将调整对应政策举措;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助推之下,环保PPP项目的需求大涨,提升热度。
为打破融资瓶颈,无论是金融机构、地方政府,还是深受其害的上市企业都做了大量的探索,譬如“环保贷”、“EPC+O”模式等新概念。
而且受去杠杆的影响,行业内部洗牌重组,企业并购有望常态化。
中国环保在线认为,去杠杆的影响会越来越大,而在大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,建议关注现金流较好、运维模式为主的细分领域,譬如危险废物处理、环卫清洁等。